经验分享

当前位置:首页>艺雀成绩>经验分享

艺雀艺术史论|12本设计类考研必读书目推荐

上架时间:2023-05-06
浏览次数:631
产品类型:
产品颜色:
产品价格:¥
产品详情


01理论类


《白》

原研哉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不是讲颜色的,更多的是在谈一种感受。本书是在尝试探究一个叫做“白”的实体,以找到人自身文化所假定的感觉的那些资源。换句话讲,本书是在尝试通过白的概念找到一种营造简单和微妙的日本美学的源头。相对于设计本身,本书更多地是在解析“环境”和“条件”。它引导人们思考怎样才能创造出能不断获得新力量的形象,并留下长久印象的无比清晰的东西。

|推荐理由| 原研哉的《白》是一本很薄的书,一会儿就能读完。但是不同的阶段去读这本书,确实有不同的思考和体悟。“白”是不存在的,因此我们不要试图去寻找“白”,而是去寻找一种感觉白的方式。分享一句书中的观点:據說「白」的象形文字來自遠古時期的白骨。白骨代表生命的消亡,然而哺育生命的乳汁也是白,因而從原研哉的解讀,「白」本身有生命、混沌之義,白是起始,也是包容一切的存在。

 ▲《白》封面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

维克多·帕帕奈克

|内容简介|美国设计理论家维克多·帕帕纳克最重要的著作。在这本当时颇具争议的著作中,帕帕奈克提出自己对于设计目的性的新看法,即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设计不但应该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设计应该认真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

|推荐理由| 在《为真实的世界设计》中,维克多·帕帕奈克犀利且毫不避讳地指出设计领域里的诸多“无用设计”,提出设计应与“真实世界”相连接的新观点。将设计放置在整个社会远景中,即设计必须有意义,要为人的“需求”而不是“欲求”设计,要为多数人的需求服务,要为人类与环境的未来发展服务。帕帕奈克首次提出了设计伦理的观念,细致描绘设计与社会责任、生态环境、思维方式间的勾连,他对“设计目的”的解释成为现代设计理论的一个重要起点。

 

▲《为真实的世界设计》封面


《设计心理学》

唐纳德.A.诺曼


|内容简介|全书共4册。此书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导入到设计之中。不仅着重于反思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用户带来的困扰,更着重于解决问题,用这些基本原则帮助设计师找到真正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诺曼在这套书里面谈到,设计本质不是创意,而是设计者与使用者的沟通,是要让用户一眼就看得懂产品,知道怎么使用。所以一个好的设计,一定是兼顾了可视性和易懂性。

推荐理由|因社会发展日趋复杂化,设计的角色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单一的“造物”,到“参与到社会发展和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再到“作为引领和规划的重要动因”的存在。设计不再是单一、线性的行为,而是作为多层次、多元化的思维,引导着人们的思想。诺曼利用日常的细节案例,通俗易懂地阐述“设计”一词,告诉人们“设计就在日常”,设计就在生活之中。

 

▲《设计心理学》系列书封面


02案例类

《设计中的设计》

原研哉


|内容简介| 这本书是日本著名设计师、无印良品(MUJI) 艺术总监、武藏野美术大学教授原研哉写的,是一本关于设计的思想和原理的经典之作。据说此书2003年在日本出版后,先后加印十七次,可见其在设计业内的受欢迎程度。

|推荐理由| 书中讲述了大量无印良品相关的设计案例,讲述原研哉眼中的设计与艺术,围绕着重返设计的本初和日本的视角解构了工业革命以来设计的的出生与发展,重新结构了在每一个时代设计在人类生活中应该占据的地位和方式。 


▲《设计中的设计-新版》封面


《由内而外看世界》

佐藤大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nendo工作室创始人佐藤大亲身体验的事例,介绍设计与创造的本质。不仅是设计师,普通读者也可以从佐藤大的独特思考中,发现用"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法。全书分为"思考法"和"行动术"两大部分,结合上百个案例,分别诠释了佐藤大在设计产品时的10大思考法和4大行动术。

|推荐理由| 最令艺雀印象深刻的是书中提到的关于“退一步”设计的理念。“退一步”有两层意思:一是在设计形式上面’退一步’,努力增加产品的表现力; 二是指从’退一步’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事物。在适当的时候选择“退一步”,留出空间让顾客使用自己的能力,也让商品能发挥更大的价值。


 

▲《由内向外看设计》封面


03作品集类

《设计的法则》

威廉·立德威等人


|内容简介| 《设计的法则》(第3版)是一本涵盖平面设计、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展览展示设计、游戏设计、产品设计等诸多设计领域的通用设计指导。在前两版的基础上,本书第3版进行了内容的扩展和形式的精简,全书囊括150条设计范畴,通过大量实践而提炼出来的设计法则。每一条法则由凝练的语言进行概述,并匹配一个典型的设计案例进行解读,理论和实践相辅相成,引导读者发散思维,潜移默化中将各个法则融会贯通,应用于实际设计工作中。

|推荐理由| 本书按照英文字母顺序编排,因此读者可以根据法则名称迅速找到参考法则。如果你专门对某一设计问题感兴趣,本书也按照设计师常见的问题类别来编排。每项法则都是两页对照的形式。左页包括法则简短的定义、进一步的描述、范例,以及法则使用的指导方针。注解列在文本的右侧,提供细节与参考资料。右页包括图例与相关图解,使读者对法则有更直观的进一步了解。

 ▲《设计的法则》封面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

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


|内容简介|本书是由 “瑞士平面设计先驱”约瑟夫·米勒-布罗克曼编写。本书主要介绍了网格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旨在为平面和空间的设计师们提供一个实际的工具,让他们可以从概念、组织结构和设计上更有效、 自信地处理和解决视觉问题。

|推荐理由| 网格系统的出现,其初衷是为了解决图文混排的效率、及美观问题。特别是针对大篇幅、多页面的报刊、杂志、图书、画册的排版时,运用规范的网格系统来编排内容,工作效率将大幅提升;并且可以轻松的创作出「严谨而富有节奏」,充满「理性之美」的版面视觉效果。

 

▲《平面设计中的网格系统》封面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罗宾·威廉姆斯


|内容简介|《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出自一位世界级设计师之手。复杂的设计原理在《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中凝炼为亲密性、对齐、重复和对比4个基本原则。作者以其简洁明快的风格,将优秀设计所必须遵循的这4个基本原则及其背后的原理通俗易懂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包含大量的示例,让你了解怎样才能按照自己的方式设计出美观且内容丰富的产品。

|推荐理由|设计作品需要灵活运用四大基本准则,即亲密性、对齐、重复、对比。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其重点是什么、要怎么突出、需要何种突出,是要色彩突出又或者大小粗细的突出,都是需要经过慎重的考虑才能得出最正确的结果,才能完成最令人舒适的作品。《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能在版面设计和搭配上给大家一些启发。

 ▲《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科尔伯恩


|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交互式设计的技术与技巧,讲述如何从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期望出发,结合人类本身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用最简单的方法创建易用、有效而且让用户愉悦的设计。书中阐释了合理删除、分层组织、适时隐藏和巧妙转移这四个令交互式设计成果最大程度简单易用的策略。

|推荐理由|首先对于书的内容和排版设计都符合“简约“的设计:左边文字右边图片条理清晰,取例于生活之中,阅读起来不枯燥又易懂,让用户觉得简单快乐。作者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很完美,不得不说:这书你值得拥有!

 

▲《简约至上:交互式设计四策略》

04延伸类

《人类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规模宏大、视角宽广的哲学书,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人类融合、科技革命这四个层次,讲述了人类的发展历程以及为什么是人类而不是其他生物成为了地球的主宰。

|推荐理由| 本书可谓采用了超恢宏叙事。作者声称,谈人类历史,鸟瞰未免过于狭隘,当从卫星的高度着眼,以“卫瞰”整体把握。作者洋洋洒洒,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写到了未来的“第二次认知革命”,范围不可谓不广。略微一翻,就可以看到历史,生物,金融,心理,消费主义等各个方面的论述,可谓是无所不包。

 

▲《人类简史》

《未来简史》

尤瓦尔·赫拉利


|内容简介| 《未来简史》是由尤瓦尔·赫拉利创作的科技理论类著作。该书主要讲述了进入21世纪后,曾经长期威胁人类生存、发展的瘟疫、饥荒和战争已经被攻克,智人面临着新的待办议题:永生不老、幸福快乐和成为具有“神性”的人类。

|推荐理由| 从计算机,到互联网,再到人工智能,短短几十年光景,人类社会颠覆性进化,所有的变化都在以一种肉眼可观却又无法捕捉的状态悄然发生着。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而科技将会带来怎样的未来,赫拉利将这些思考写进了《未来简史》。

 

▲《未来简史》


《放大的设计》

丁伟


|内容简介| 丁伟老师以“放大的设计”为主题,从“设计真正的强大在于设计的消失”这句话出发,讲述了他在设计领域的种种实践。围绕四个“设计+”领域,详细阐述“新”、“设计立县”和六重价值,同时又指出当代创业者的痛点和现今设计教育的缺陷等问题。在序中,柳冠中先生曾写道:本书作者对设计的目的、方法和领域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作者在实践中总结一些掷地有声的观点:如 "放大的设计" ;"产业的设计" ;“设计是药”;“漫生快活” 等。

|推荐理由| 丁伟老师是华理艺术学院的院长,《放大的设计》几乎堪称是华理人的必读书目,书中分享了丁老师对设计不同纬度的思考。丁老师在分享的最后说道:“今天的设计师更像是一个导演,他能够熟知创意发展的脚本与路径,能够预知阻碍创新活动的关键节点,并带领组织在困境中寻求突破。”这些观点也将为新时代设计师如何进行角色更新提供新的思考方向。

▲《放大的设计》书籍



书籍推荐就到这里啦~
小雀助你
圆梦高校!

  史论专项考研班与更多干货↓↓↓  



上一篇:史论专业

下一篇:没有了!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 微信咨询

  • QQ客服

  • 电话咨询

    电话13001955528

请选择客服进行聊天

点击电话进行一键拨打